眼下有种投资风险,叫做:『什么都没做!』
意思就是让静静躺在您银行卡上的100万人民币,在短短10年内,白白蒸发掉80万 ! 80万 !
80万 ?如何做到的?!
1、基于1980年以来的数据预测
1980年到今天,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22.45%,中国真实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11.9%。在此数据下,测算结果如下:
2、基于1997年以来的数据预测
自从1997年以来,中国与国际接轨,中央政府不能随便向中央银行伸手,无论是真实通货膨胀率还是货币发行速度,都已经大大降低。在此背景下,测算结果如下:
3、基于2012年年底以来的数据预测
2012年以来,经济不再强调货币刺激,而是通过市场结构改革来解决问题。所以货币供应量数据和通货膨胀数据,都出现了改变。在此情况下,测算结果如下:
你们还真的那么认真看完了那些数据?
反正小编我是看不懂,还是一脸懵逼。。。。。
总结而言,按照购买能力计算
100万元10年后购买力=今天的32万元到62万元之间;
100万元20年后购买力=今天的11万元到45万元之间。
按照占货币发行量的比例计算
100万元10年后财富比例=今天的13万元到35万元之间;
100万元20年后财富比例=今天的2万元到19万元之间。
当然,这是在政治基本保持稳定、经济相对平稳过渡的情况下的结果。
但是,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——穷人到银行存款,富人到银行贷款。结果穷人越来越穷,富人越来越富!
穷人把钱存入银行,实际上是补贴富人。
——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、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
30年前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55万!
不得不说,这是一个充满变动的时代,经济生活的变动不仅会带来发财的机会,伴随而至的还有损失。这让小编想到了20世界70年末的“万元户”,在当时可以随随便便就买下一套房。
但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,钱贬值的速度远超想象,现在1万连个厕所都买不起了。曾有一篇权威学术研究报告称:30年前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55万!
房产是普通老百姓保值的唯一工具
人民币持续贬值,对于理财的人尤其国内高净值人群,是必须格外关注的内容。谁跟钱有仇呢?在人民币一贬再贬的大趋势下,大家怎样才能避免资产缩水,让口袋里的钱保值增值呢?
2012年出版的《穷思维富思维》认为:房地产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抵御通胀的唯一工具。而事实证明,在前几次通货膨胀期间买房的人不仅没有使自己的钱贬值,而且基本上都是赚了钱的。
10年后,北上广深的房价,最终会比肩,甚至超过香港。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,其中心区的房价也会高不可攀。
一些富豪觉得资产全部放在中国市场“一个篮子里”不太安全,购买海外房产或其他资产,也是富人“投资多元化”分散投资风险的策略。无论是出于资产保值、资产多元化配置,还是子女留学、投资移民的考虑,中国人在海外置业的现象日渐明显,富豪们的眼光已经转向那些相较于国内一线城市,价格便宜、增值空间大的国外城市。